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产业
安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加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0-09-18    来源:安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加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安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9月4日

  加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落实《安徽省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计划》,实施现代农业提升工程,高起点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按照《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20〕6号)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按照安徽省实施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158”行动计划,围绕全市粮油、生猪、茶叶、瓜蒌、蓝莓、油茶、家禽、水产、果蔬等优势特色产业,开展“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创建,构建完善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生产基地稳固、加工提挡升级、销售渠道畅通。到2025年,每个县(含市、区,下同)至少重点培育1个优势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建设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力争全市建成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类、加工类、供应类示范基地 76个;面向沪苏浙地区的农副产品和农产品加工品年销售额达到800亿元。

  二、主要任务

  (一)建设绿色农产品种养基地

  1.打造优势主导特色农产品板块。推动种养业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桐城市以绿色稻米和水禽羽绒为主导特色产业、怀宁县以蓝莓为主导特色产业、潜山市以瓜蒌和茶叶为主导特色产业、岳西县以有机茶叶、高山蔬菜为主导特色产业、太湖县以太湖黑猪和肉鸡为主导特色产业、望江县以稻渔综合种养、温氏番鸭为主导特色产业、宿松县以油茶和稻渔综合种养为主导特色产业、宜秀区以精品果蔬为特色产业、大观区以黄氏番鸭为主导特色产业、迎江区以设施农业为主导特色产业,建设绿色农产品种养基地。[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全面推进绿色生产方式。大力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提高肥料化、能源化、饲料化、原料化、基料化利用水平。因地制宜选择“截污建池、发酵还田”“一场一策、制肥还田”“区域收纳、集中处理”模式,提升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提高生物农药使用覆盖面;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加快有机肥替代化肥步伐,扩大生物有机肥料生产和推广应用,强化农膜回收利用。[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3.大力发展绿色品牌农产品。实施农产品安全保障工程,抓好农业投入品监管,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与管理,严控农兽药残留。依规依标组织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全面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测认证体系,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和管理。到2025年,全市“三品”及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达到1600个。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互认,推动各类追溯平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落实农产品带标带码上市。[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二)建设绿色农产品加工集聚区

  1.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引导农产品加工向农产品主产区、优势区集中,注重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延长产业链,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品牌粮油、有机畜禽、名优水产品、特色食品、羽绒加工、茶叶、油茶、瓜篓、蓝莓、果蔬等十大产业集群。桐城市重点推进羽绒制品和绿色稻米加工,怀宁县重点推进蓝莓加工,潜山市重点推进瓜篓加工,岳西县重点推进有机茶加工,太湖县重点推进畜禽加工,望江县重点推进品牌粮油和温氏食品加工,宿松县重点推进油茶加工,宜秀区、迎江区和大观区重点推进食品加工。[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培育农产品加工领军企业。鼓励本土大型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鼓励和引导具备条件的成长型企业上市融资。实施“领军企业”培育计划,到“十四五”末,培育产值达50亿元农产品加工领军企业5家、20—50亿元企业10家,力争百亿元企业有新突破。深入推进“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创优“四最”营商环境,为招商引资企业和项目落地提供便利化服务。[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3.实施农产品加工园区提升行动。合理布局生产基地、产业加工、物流外包、科技研发、基础设施配套等功能模块,推动重点龙头企业和主导产业向优势区域集聚,整合项目资金,打造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值达到百亿元以上的加工园区。[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建设绿色农产品物流供应平台

  1.加强市场和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突出地域专业市场特色,主城区和七县(市)合理布局,相互衔接,高起点建设一批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物流企业、物流园区,重点扶持安庆海吉星冷链物流集散中心等10家大型冷链物流配送企业,支持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建设产地预冷、分拣包装、仓储保鲜等设施。加强与沪苏浙电商企业、连锁超市等合作,开展直销连锁配送,共建长三角3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交通运输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优化升级农村电商。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加快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推动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化融合发展。推广“电商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加强农村电商企业产销对接活动。积极培育本土电商企业,支持其与知名电商平台开展深度合作。[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3.搭建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继续巩固提升安庆(上海)名优农产品交易会销产品、塑品牌、建渠道、招项目的主平台作用,积极在南京、苏州、杭州、宁波等地举办安庆名优农产品交易会,不断扩大安庆名优农产品在沪苏浙地区市场份额。充分利用沪苏浙地区各类展会、交易会、博览会等平台,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安庆名优农产品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探索网络化办农展模式,利用各种直播平台实现“现场看、网上买”,打造永不落幕的“网上农交会”。[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重点措施

  (一)推进深度融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选择一批特色优势项目,主动对接沪苏浙优质资本,引进沪苏浙地区知名农产品加工和配送供应商集团来安庆投资兴业和建立总部,推动农产品加工转型升级。建设一批粮油、畜禽、水产、果蔬生产供应基地。[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招商中心、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二)实施品牌塑造工程。提升品牌影响力,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展示我市农产品品牌形象,培育50个区域和企业知名品牌。重点做好 “鸿润”羽绒、“联河”大米、“柏兆记”糕点、“跨越”瓜蒌籽、“稼仙”大米、“岳西翠兰”茶叶、“冰霜”蓝莓、“程岭”黑猪肉、“龙成山”茶籽油、“驼龙山”土鸡等一批安庆现有知名品牌展示推介,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开展品牌整合,打造一批在长三角有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强化要素支撑保障。落实农产品加工税收优惠政策,推动农业政策性担保和农业保险提标扩面,落实农产品初加工享受农业用电政策,优先保证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冷链物流、农业园区建设用地需求。[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发展改革委、安庆供电公司,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是主动融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促进乡村振兴、农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各县(市、区)政府、市直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站位,把基地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统筹协调,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工作取得成效。[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直有关部门]

  (二)谋划推进基地建设。建立市农业农村部门牵头抓总、市直有关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推进分类指导,加快一批重大项目的实施,全面完成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任务。各地要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加强县域统筹,围绕一张蓝图,紧盯一个目标,整合资源要素,按照一个产业规划、一个创建方案、一个工作专班、一套支撑政策精准施策,推动长三角绿色农产品主导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加强调度考评。建立工作调度机制,定期调度和分析评估任务指标落实和工作进展情况,将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纳入乡村振兴考核内容,建立考核评价体系,组织开展自查自评、督查考核和第三方评估,推动各项工作高效开展。各县(市)、区按月上报工作进度;市农业农村部门按季对各县(市)、区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调度,对达标的示范基地予以授牌激励,对不达标的予以淘汰替补,并通报批评。[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上一条:安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下一条:安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庆市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办法的通知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4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 沪ICP备2023002757号